close

就像一般人出生即會有家人一樣,進入大學後,系上會有「家族」。通常是用抽籤的方式來決定某個大二生和某個大一新生有「直屬關係」,以便讓新生在舊生的引導下能更快適應學校生活,年復一年,會有一條線聯起四個人一個家族,有些系會讓幾條線合併在一起,成為大家族。這種家族關係至少會維持到畢業。

 

家族並不只是形式上的稱呼而已,還會有真正的儀式——「家聚」。有時候父母「請」孩子回家讓他們看看的時候,小孩會跟父母說他們要去「家聚」,產生雞同鴨講的窘境。正常的話,每個家族一個學期會聚會兩次,約大家都有空的時間,吃吃飯、聊聊天,講講八卦,營造等同家庭的溫馨氣氛,暖暖異鄉遊子的心。

 

當然,就像「家家有本難唸的經」一樣,每個家族也不一定感情就好,每個學長姊也不一定喜歡彼此或自己的學弟妹,所以疏於照顧,不聞不問的情況也不算少見,連家聚都不辦也不奇怪。即使親如真正的家人都不一定能相處愉快了,何況是這種「天上掉下來」的家人?

 

我還蠻幸運的,雖然學長抽到我這個學弟,他還是屏除性別的歧見,很認份的照顧我,學期初與學期末的「貢品」(大學生贈與食物的通稱)也從來沒有少給過。還記得每次家聚的時候都是我騎車載學長,因為學長說他兩眼視力相差1.0以上,所以爲了活著去吃一頓飯,還是讓我騎比較好。我大一的時候,學長還沒有車,所以每次都是他去跟同學借各式各樣的小50機車來讓我騎,回想起來兩個大男生擠一台小50還蠻好笑的。

 

記得我送給學長的畢業禮物是1000片的拼圖,為了弄到一個像樣的框,還大老遠騎幾十公里的路程去買了一個面積約一平方公尺的木框,買是容易,載就……那時失戀中的學長在離開學校前就把它拼好了。

 

不知道滄輝學長現在過得好不好?那幅拼圖你有掛起來嗎?

 

很幸運的,我大二的時候也抽到一個學弟。我不知道我到底算不算認份的照顧他,我只能說我對他應該沒有滄輝學長對我那麼好,但他也是一個不錯的學弟了,即使他有一大堆我很看不慣的缺點。

 

俊呈,結婚的時候要發帖子給我,我會去的。

 

家族可以是你曾經抓著的一塊浮木,它最大的價值就是一年後,你可以成為下一個菜鳥的浮木,讓這種大學生特有的溫暖關懷能一直傳遞下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d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