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遇見可能會是體貼
不必以為花是為了提醒而凋謝
專心的睜開眼,對待自己的世界
讀讀純真的笑靨
是否早為紛擾取竊
任波飄流應該不是特別的罪
無需向誰辯解
無需故意真的往後退
裝作好像無所謂
有時候,應該,找個人陪?
不用遇見可能會是體貼
不必以為花是為了提醒而凋謝
專心的睜開眼,對待自己的世界
讀讀純真的笑靨
是否早為紛擾取竊
任波飄流應該不是特別的罪
無需向誰辯解
無需故意真的往後退
裝作好像無所謂
有時候,應該,找個人陪?
已經沒有福份
教我能夠找你,相逢
歲月淹沒所有相知相惜的文字
那多麼深切的信
那麼多的心情
怎忘得了烙印
當初,分離決定是在多雲的海濱
從此,我便不願駐足那裡
是怕,看見你再回來,枯等
然而,大海,我還是很愛很愛的
漸漸覺得流星不只是美麗
還讓人感到有一點點空虛
難以言喻的空虛
明明已經沒有很多時間了
明明早已看過流星劃過了
還是讓時間白白走掉了
流星總是璀璨的令人懷念不已
因為聽說願望可以實現
我還是讓人討厭不已
因為不懂得珍惜
流星
偶爾,才掠過我的心
星星依然閃亮
樹的影子與我重疊
我的影子因而\無法看見
我也無法遇見星星的影子
我是否也該像那星星
能一直閃亮
不停閃亮
永遠不想回頭的那天
即使眼前沒有門簾
依然以為躲在窗子裡面
猶如星星只在黑暗的世界
開著燈
悄悄閃亮
夜,是否還願意等待?
星星‧音樂‧故事(一)
當我問星星的時候
星星不願回答
像我問妳
我聽音樂的時候
音樂不能拒絕
像我聽妳
當我說故事的時候
故事不曾模糊
像我說妳
星星‧音樂‧故事(二)
你問星星
星星不願告訴我
像你問我
你聽音樂
音樂不會了解你
像你聽我
你說故事
故事不曾清晰
像你說我
星星‧音樂‧故事(三)
星星邀音樂湊故事
缺了完結篇章
的
像我缺了妳
的
像妳缺了我
的
花了約一個月的時間,完成了自己一直很想完成的一件事情。也許寫大學回憶這件事情並沒有做得盡善盡美,但我覺得已經很足夠了。
必須感謝大學回憶曾經帶給我的成長,甚至多年後,它還能陪伴我走過一段情緒最低潮的日子。沒有葉子的離開,大學生系列一定不會這麼快出現。
在大學的日子裡,我的自信和能力都完整的釋放和發揮過,也完整的收回過;體驗過精采豐富的生活,也享受過平凡安穩的生活。比較懂得友情和愛情的本質了,在這個學習的過程中,傷害到一些人,也被一些人傷害過;幫助過一些人,也被一些人幫助過。人生每個階段都會遇到不同的事、不一樣的人,他們可以只是過客,也可以讓你印象深刻,甚至非常難過,無論如何,在繼續往前走的時候,也希望彼此都能夠過得順遂、快樂。
當我離開學校的時候,並沒有特別回頭再好好的把學校面容多看一遍,因為我知道,在這裡發生過的一切,都已經留在我的心中,永遠不用說「再見」。
大學生系列是一個追憶的紀錄。其實我是不愛寫散文的,我不愛透露太多自己的情感面,所以我喜歡寫新詩,讓情緒可以藏匿。很高興自己能夠進步,進步到勇於寫出帶著血和肉的「大學生」。
註、全系列寫作完成時間:2007/09/29~2007/10/30
繼大二班旅之後,畢業旅行是班上再度聯袂出遊的活動。然而時過境遷,友誼板塊的移動或崩壞卻令人不勝唏噓。兩年的時間,大家都成熟了一些,更懂得應對進退,唯一不變的是小圈圈的那層隔閡,依然屹立不搖。
畢業旅行有什麼樣的意義?消化掉辛苦積存的畢旅基金?驗收同學們長期累積的深厚情誼?「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修補多年來同學之間發生過的遺憾?慶祝即將結束的水深火熱學生生涯?
我想這些也許都不足以成為畢業旅行最好的意義,但都是很好的理由。
當我在宜蘭香格里拉飯店打陀螺、弄泡泡、放天燈的時候,我很開心;當我在秀姑巒溪泛舟、打水仗的時候,我很開心;當我在瑞穗牧場喝鮮奶、餵牛吃草的時候,我很開心;當我在墾丁玩淒彈、坐沙灘吉普車的時候,我很開心……
當我在墾丁街頭看著擦身而過的同學們彼此冷漠的眼神,我很不開心;當我面對盈蕙、俐瑩相視猶如不見的樣子,我很不開心……
也許那時的我實在有點太小家子氣了。
不過當明融喝醉了,仍嚷著她能走直線的時候,我已經了解畢業旅行的意義———給相互關心的朋友們你的身影,自由自在的玩玩鬧鬧,讓笑容自然而然的綻放著,然後多年後,可以莞爾的懷念著。
畢業旅行其實沒什麼特別了不起的紀念價值,它只是提供一個同班同學們彼此看見溫暖笑容,並且珍惜的機會。
幾十年前羅大佑一首「鹿港小鎮」紅遍大街小巷,我當然沒有蘿大佑的瀟灑和文采,但鹿港的小吃和海邊我倒是很有印象的。
「阿振肉包」是我第一次願意排隊買小吃的店。基本上,就算那家店多有名,看一大串人在排隊,我也都會嗤之以鼻,不屑人擠人跟著起鬨,除了「阿振肉包」之外。
它的肉包外皮有股牛奶味,是屬於偏甜的肉包皮,口感軟軟嫩嫩的;內餡以豬絞肉為主。吃肉包時要小心「湯爆」,我第一次吃的時候,可能杜子太餓,又等很久,大口豪邁的咬下,結果噴得滿臉都是。很多人會覺得「阿振肉包」有點太油,我認同這一點,主要是因為豬肉餡的關係,肥肉不比瘦肉少,出油是正常的;它並沒有用其他的食材去中和或壓制肥絞肉的油份,可見對豬肉的品質很有信心,也因此更吃得出肉鮮味。
「玉珍齋」想必大家都耳熟能詳。我覺得它之所以生意好除了名氣之外,用料實在也是主因。糕餅店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什麼像什麼」,坊間一大堆糕餅店做的東西大多名不符實,商品名稱跟商品內容好像八竿子打不著,至少「玉珍齋」沒有這樣的問題。我較常買它的「鳳黃酥」,其實就是在鳳梨酥裡放鹹蛋黃,但口味不錯。另外綠豆糕、牛奶糕也不差。吃糕類的時候用含的,讓它慢慢化在口中,別用咬的。
在「玉珍齋」斜對面有一家「老師傅鴨肉羹」。鴨肉羹裡主要有去骨的鴨肉和筍絲,湯底是用煮鴨的湯,所以清澈中帶著濃濃的鴨肉味。在那裡我無意間發現了菜單上沒有的美味———滷蛋,它的滷蛋用的是鴨蛋,但卻是「水晶蛋」的作法,蛋黃呈半熟狀態,很特別。
在鹿港最熱鬧的「天后宮」市集裡,有一間不起眼的湯圓店,位置在靠「香客大樓」的附近。我喜歡它的冰圓仔湯,它的湯圓都是現點現煮,在圓仔湯上擺上刨冰。湯圓一定要現煮才能有QQ新鮮的感覺,而刨冰中和了湯的熱度和甜度,讓人吃的很清涼暢快。
鹿港的海邊是岩岸,非沙岸,不能玩水,只能在海邊堤防上欣賞海波浪,被海風吹。偏偏鹿港海風鹹鹹黏黏的,吹起來很不舒服,但至少它是海。有時候心情悶,會獨自坐在堤防上望著一波一波的浪襲打著岸邊的石頭,邊想想事情;有時候會帶著心情不好的朋友來感受一下海的寬闊,大吼大叫發洩一下;也曾經帶著亦云坐在岸邊的石頭,培養一些浪漫的氣氛……
彰化肉圓名聞遐邇,一家位在巷弄裡的60年老店更是我去到彰化最重要的記憶之一。它的斜對面有一家知名度很高的肉圓店「阿璋肉圓」,但多年來,我始終堅持到彰化一定要吃肉圓,吃肉圓一定要去吃那家60年老店。
彰化肉圓的特色在於它的肉圓採先蒸後炸的方式,靠近彰化市的店家做大顆的肉圓,靠近北斗那一帶則是做小顆的。
我最愛的這家店,它的肉圓是屬於大顆的,蒸炸過的肉圓皮呈些許的灰白透明,口感柔嫩中帶有咬勁,內餡則是一公分四方的豬胛心肉和筍丁。店裡的招牌自製辣椒醬,狀態呈豆沙餡般純純的細緻模樣,顏色略偏鮮紅,搭配肉圓基本醬底(米漿、醬油、蒜泥……),甜、鹹、辣融合皮的口感、豬肉和筍丁的滋味,叫我一吃愛上。
老闆不花錢做廣告,所以我從大一開始就發現,它的客群幾乎是當地人或老顧客,一般的觀光客大多會去吃斜對面那一家。
前年回彰化的時候,終於有機會跟老闆聊聊天。老闆很健談,很高興的跟我說著他兒女的事情,看得出來他很為兒女的成就而驕傲;我跟老闆說自己來彰化讀書後,就一直吃他的肉圓,吃到畢業,一回彰化還是一定要來吃他的肉圓,老闆笑得很開心。
上個禮拜弟弟回彰化,我交代他幫我買一盒肉圓回來,並且記得多要一些辣椒醬。結果弟弟說店的招牌已經沒看到了,房子也貼出「出租」的牌子。
原來,在我還來不及寫到我最愛的彰化小吃的時候,老闆已經沒有在做了,想起老闆已經花白的頭髮,想起彰化肉圓,那種常常懷念的滋味,這麼快就沾到了感傷的味道…….
如果老闆真的沒辦法再做肉圓,我願意不再吃彰化肉圓。
從大三開始,我和亦云談著遠距離的戀愛。我們的老家相距不過2公里,而我們的學校卻是彰化和台北的距離。
對於我們而言,遠距離戀愛其實並不困難,本來就已經非常習慣一個人過生活,只是心裡多了一份重要的寄託和支持。
我們當然也天天講手機,聊些週遭發生的事情,偶爾到對方生活的城市去看看、玩玩。
遠距離戀愛其實並不容易,尤其對於大學生來說,周圍的誘惑相當多,時間和空間也都強勢的考驗著彼此。而我和亦云相互間的相知相惜卻能順利的通過這一切的考驗,將感情維持的很好。
大三、大四和亦云在一起的日子過得很平實,很快樂。在大學生系列裡,我還是決定弱化這段深刻的感情故事,也許未來當我真正學會描寫快樂和幸福的時候,我會重新再將這一段戀情寫得完整。
亦云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結婚了,我有去參加她的婚禮。其實不論當初是如何分開的,參加「前女友」的婚禮畢竟是件痛苦的事情。
願意親自捎去這份祝福,因為我們曾經相愛,讓我感受過平實卻深刻的愛戀,讓我相信「愛與信任」的存在。
亦云,像妳心地這麼善良的人,一定會永遠幸福的。
在致莉教我做咖哩之前,從來不知道原來它可以是很幸福的味道。
致莉是第一個,也是到目前為止唯一一個教我做料理的年輕女孩。在大三那一年,我們在向學姊借的廚房裡煮著我永遠不會忘記的咖哩。
咖哩的材料有從菜市場買來的洋蔥、馬鈴薯、紅蘿蔔和大賣場的豬骨、棒棒腿、奶油、咖哩塊、鮮奶。洋蔥不要太大顆,接近圓形的比較好;馬鈴薯要注意有沒有發芽;紅羅蔔選細長一點的比較甜;豬骨是賣場盒裝小肢骨(長度約15公分,一盒約十幾支);棒棒腿即是雞翅腿;奶油不可以用塗土司用的乳瑪琳,容易炒焦、黏鍋;咖哩塊用弗蒙特中辣(味道適中,其實並不辣,亦不偏甜);鮮奶不用多,小盒裝即可。
將材料清洗乾淨後,先將豬骨用滾水川燙去雜質,另燒開一大鍋水放入川燙後的豬骨,以中小火熬煮約三小時,湯的顏色白濁透明中帶點泛黃為佳。
熬大骨湯的同時可準備其他材料。洋蔥切絲;馬鈴薯、紅蘿蔔切丁;棒棒腿用刀子劃開。所有的材料皆要用奶油炒過,一方面提香,一方面避免入湯鍋後黏鍋。切洋蔥是最難的,因為洋蔥太容易讓人涕泗縱橫;棒棒腿劃開味道容易進入。
大骨湯完成後,將豬骨撈起,維持中小火,依序加入處理好的材料,棒棒腿可以先下,讓雞肉雞骨的味道釋放在湯裡;約10到20分鐘後放入洋蔥、馬鈴薯、紅蘿蔔燉煮。
所有的食材約燉煮一個小時後,將咖哩塊放入,繼續熬煮半小時左右。放咖哩塊時要確實攪拌,讓咖哩塊融化於湯中,亦可將咖哩塊切小丁再放入。
熄火前五分鐘加入鮮奶,奶香味有畫龍點睛的效果,但不要多,以免蓋掉咖哩的味道。
從熬大骨湯開始,淡淡的骨頭湯清香即瀰漫整個廚房;炒各式食材的時候,添著濃厚奶油味;燉煮食材的過程,融合奶油、雞肉、洋蔥、馬鈴薯、紅蘿蔔和大骨湯的氣味於加入咖哩塊的剎那在整棟房子徹底擴散,牽引著飢腸轆轆的此起彼落,牽動了躍躍欲吃的滿心期待。
外宿的日子裡,致莉大概煮了三次咖哩。說是致莉教我煮,其實主要還是她煮的,我頂多幫忙切馬鈴薯、紅蘿蔔,炒炒東西而已,更多的時間是邊啃著撈起的豬骨骨邊肉沾醬油吃,邊問致莉好了沒。
致莉教的咖哩煮法很花時間,從買材料到看著鮮奶可以繞在咖哩湯鍋勾勒出完美色彩的過程至少要6小時以上。但吃進嘴裡的時候就會覺得很值得。
我最愛用寬麵條來拌咖哩醬汁,加入半熟蛋和豆皮。一次煮一大鍋的咖哩,我可以連續三天每餐都吃也不會膩。
美食的味道是會讓人感到快樂的味道。致莉煮的咖哩的味道是讓我永遠可以感覺幸福存在的味道。